About Hefei Metalforming
關于合鍛
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專欄 | 合鍛智能董事長嚴建文: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
發布時間:
2024-05-17
轉載: 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公眾號
編者按:習近平總書記強調,“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,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”“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,先立后破、因地制宜、分類指導,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、產業基礎、科研條件等,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、新模式、新動能發展,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,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”。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重要論述,深刻領會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和重要意義,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開設“深入推進智能制造,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”專欄,邀請專家、委員撰文,為系統深入推進智能制造,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言獻策。
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,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
全國政協委員,合肥合鍛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,
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執行院長
嚴建文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,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。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生產方式,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和時代標志。經過近十年的努力,我國智能制造快速發展,成為傳統產業優化升級、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的重要引擎,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方面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。
一是引領新型生產方式加速形成,激發新質生產力“倍增器”作用。智能制造有效帶動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加快滲透融入制造業各領域各環節,推動研發模式、生產方式、組織形態等加速重構,大幅提升了產業的生產效率、產品質量等關鍵指標。近年來,通過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,培育了421家國家級示范工廠,帶動各地建設萬余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,示范工廠中,九成以上應用了人工智能,大飛機、新能源汽車、高速動車組等高端裝備研發周期平均縮短29.4%,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0.6%;鋼鐵、石化、建材、民爆等工廠本質安全水平大幅提升,碳排放平均減少12.4%。
二是推動新型生產工具創新發展,發揮新質生產力“硬實力”作用。通過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,加速推進技術攻關、工藝革新和裝備升級,突破形成了一批滿足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需求的新裝備、新系統。例如,寧德時代針對動力電池核心制造裝備被日韓等國家“卡脖子”的問題,實現制造裝備國產化率達到97%以上,助力我國動力電池行業擺脫了對日韓裝備的依賴。小米科技聯合110家手機制造裝備企業,實現高端手機制造裝備國產化率達到98%,實現了對美國進口裝備的國產化替代。
三是帶動新興產業發展壯大,夯實新質生產力“主陣地”作用。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術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新興技術創新應用的主要載體。據統計,在智能制造的帶動下,2022年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達到3.2萬億元。
新形勢下,我國智能制造發展要重點推進:
一是強化供給支撐能力。加強制造知識、工業機理方面的體系建設,突破核心軟件、關鍵裝備等方面的短板制約,開拓并努力搭建面向未來的基礎性、原理性、引領性的技術方案。
二是提升應用推廣水平。向重點行業、區域推廣現有應用標桿成果,加強企業能力、人才資源培養、資金投入等體系建設,積極探索面向未來制造的新模式。
三是標準體系建設尚需加力。在現有智能制造領域標準協調協同推進過程中,加大關鍵標準編制,積極推動行業標準應用推廣,提升并促進標準國際化。
同時,要支持推動制造業新工藝,新技術,新材料,AI技術賦能的應用,形成自主可控、先進適用的智能制造新質生產力,有效支撐我國制造業高端,綠色,國際化水平。要加大智能制造賦能未來產業,比如核聚變的產業化應用。讓智能制造為新質生產力發揮重要引擎作用!
關鍵詞: